发布日期:2024-06-15 15:47 点击次数:115
1981年5月,杜聿明因肾衰竭去世,临终前,他不忘告诫妻子,“就留在祖国大陆居住,不要去台湾。”
杜聿明在北京去世后,他的追悼会直到半个月后才召开,只为等待一个人的到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杜聿明的女婿,杨振宁。昔日杜聿明进入功德林时,他的妻子曹秀清收到的消息却是杜聿明已经逝世,所以才带着孩子们前往台湾。
如今杜聿明真正去世,台湾却不准发讣告,可是这一份讣告大陆给他发了,杨振宁感叹,“我也没有料到。”
杜聿明
将军杜聿明
1904年,杜聿明出生于杜家湾,他的祖辈是当地的地主,父亲曾是清末的举人,还曾参与加同盟会。
驱逐杜家湾的清政府官吏,反对袁世凯的斗争,杜聿明的父亲都曾参加过。可是杜聿明的父亲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教书先生,以教书为己任,认为科教才能强国。
杜聿明却与之相反,他自小爱舞枪弄棒,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认为文韬武略兼备才能救国。杜聿明的父亲因为教书一直奔波在外,不理俗物,所以管家的重担便落到了年纪轻轻的杜聿明身上。
他年纪很小,管起家来却是井井有条,这锻炼了他的管理能力,也为以后在军队中的治军也埋下了伏笔。
直到杜聿明的父亲回家,看到杜聿明为了管理家务将学业荒废,大怒,将家业都交给侄儿管理,自此不允许杜聿明擅自插手。
后来也是在家中的安排下,杜聿明娶了比自己大两岁的曹秀清,结婚后才前往北京。有着一位举人父亲,杜聿明也并非犬子,成绩一向不错,励志要考北京大学。
在北京期间,他见识到了北洋政府腐败统治的黑暗,见到了百姓流离失所,见到了山河破碎。自幼就有报国之志,恰逢此时让他看到了一份《新青年》杂志,上面有黄埔军校的招生公告。
杜聿明便这样踏上了参军报国之路。进入黄埔军校后,杜聿明学习从不马虎。学校课程很多,包括步马炮等各项课程,包括阵法的演练,队伍的操练等。杜聿明都尽量做到优秀。
1925年陈炯明叛乱,这一次战役中,需要组织敢死队发起冲锋,杜聿明自动报名了。当时报名的除了杜聿明,还包括他的同期的同学陈赓。
两人也有意较劲儿,比一比高下。后来战士们爬城攀登,最先登上城墙的便是杜聿明跟陈赓,两人打了个平手。
后来这两位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杜聿明成为了国民党部队中的一员,他治军严格,管理部队井井有条,还曾因此受到徐庭瑶的夸赞,徐庭瑶在视察部队时感叹“别的团治军都松松垮垮,唯有你井井有条,训练的十分娴熟。”
徐庭瑶负责前往大别山围剿红军毫无疑问是失败了,可因为杜聿明迅速组织反扑,率部穿插,也成功打了一个小胜仗,挽回了一些损失。
在此战中,杜聿明的统打造能力显现,后被授予少将团长职务,后来升任军长。1938年,国民党军队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的计划,所以大火烧长沙。
阻止放火
长沙大火后,警局的人员又来到湘潭城,想继续放火烧湘潭。杜聿明出来阻止了他们,谴责道“这是在草菅人命,在随意焚毁百姓的财产。”
起初警察厅的人不服,说这是上级的命令。杜聿明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让自己军中的战士收缴了他们的放火器械,后将他们直接看管了起来,不允许他们在外出放火。
为了万无一失。杜聿明在城中招贴公告,严禁放火。杜聿明的这一举动救下了湘潭的10万人的生命,保住了湘潭人民的财产。杜聿明禁止放火,在背后反映了他对普通民众的关怀。
杜聿明开始担任第五军军长。他治军很严,时常告诫战士们操场就是战场,训练时多流一滴汗,战场上便少流一滴血。
杜聿明的第五军也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所成立的唯一的机械化部队。
后来杜聿明创下了昆仑关大捷,逐步通孤立昆仑关,而后通过要塞式攻击法逐步缩小包围圈儿的法子,成功攻克了昆仑关,创造了一场山地攻坚战大捷。
杜聿明在抗日战争中尽显英豪,可是在解放战争,却一败涂地。败在了粟裕手上,也败在了错误的阵营选择上,他成为了俘虏,进入了功德林监狱。
后来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时,调笑杜聿明“你的百万大军呢?”杜聿明也十分幽默的回答“现在都送给陈毅了。”
陈毅也一口反驳到“你可没有那么大方,你的百万大军可是被我们一口一口吃掉的。”
功德林监狱中,杜聿明的身体算较差的一个。改造的积极性也算是较高的一个。有着胃溃疡,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因为多种疾病在身,杜聿明还曾一度处于病危状态,为了给杜聿明搞特效药,当时周总理还特批动用了黄金。
因为这种特效药当时美国英国有,可两国都设置了对中国的限制政策,所以为了搞到特效药,周总理便特批动用了黄金,最终在香港澳门取得了这种特效药。
因多种疾病在身,杜聿明的饮食也有多种禁忌,所以党中央对杜聿明的生活也较为照顾的。
当时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看守的管理员们每日吃的是粗茶淡饭,而杜聿明这一个监狱中的战犯吃的却是鸡鸭鱼肉等食材,有时还时常有一杯牛奶。
后来得知真相后,杜聿明感叹“我的身体是为国民党的连年征战所伤的,可如今却是被共产党所治好的。”
因此成了监狱改造中最积极的一个,曾参与劳动种葡萄,也自带缝纫机补衣服。监狱中还读了《毛泽东选集》以及《论持久战》等文章。
杜聿明就这样彻底的改变了,还给当时的马师恭寄去了一封信,原来当时的马师恭在指挥所担任指挥员,同时还是军区的副司令员,负责长江一线的防守。
马师恭收到信后,果然不再为国民党卖命,竟然在渡江战役的前夕选择了辞职,不管国民党部队如何劝,都拉不回来。因为马师恭脱离指挥位置,后来聂凤智的部队也能趁机登岸。
所以说,在渡江战役中,杜聿明也是立过功的。
他的女儿
在杜聿明被关功德林后,他的妻子曹秀清带着孩子们前往了台湾,他的女儿杜致礼曾前往美国留学。
也是在此期间遇到了昔日曾在西南联大教过自己的老师杨振宁。两人在一家餐馆中相遇,若非这一次情缘巧合,两个人不会有这一次会面,也不会有这一次婚姻。
1950年,两个人正式结婚了,而杜聿明也就此成为杨振宁的岳父。后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尚在台湾蒋介石为此大喜,想要把杨振宁拉拢到台湾,所以便“派”出了曹秀清。
曹秀清便趁势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可蒋介石没有想到,曹秀清到美国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返程的飞机票给退了,自此跟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
在得知丈夫被特赦的消息后,曹秀清又义无反顾的前往了中国大陆,跟分别多年的丈夫会合。直到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肾衰竭而离世。
他曾在病体垂危之际,立下遗嘱,内容全是关于祖国统一大业的。
大概意思“最为放不下的便是祖国两岸的和平统一一事,希望在台湾的亲友同学同胞们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祖国的和平统一。把原来的文明古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为子孙万代造福。”
杜聿明去世后,曹秀清有一个心愿,便是全家能够聚一聚,在台湾的四个孩子能来见他们父亲最后一面。可因为台湾方面的阻挠,这一心愿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杜聿明去世时,杨振宁也不在国内。在收到岳父去世的消息后,这才匆忙回国。考虑到杨振宁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也为了人文关怀,为了能让杨振宁赶上杜聿明的追悼会,直到杨振宁回国后才正式举行。